分类
未分类

最后的那些下课铃

我在介绍学校的白色钢琴时,并没有提到学校的另一个重要的文艺要素——可以将一首完整的曲子放完的,每天不同的下课铃。这个星期是我在学校待的最后一个完整的星期了,我想有必要介绍一下最后这个星期的下课铃曲目。 在初中,虽然下课铃声不能随意决定,但在初三,学校开始决定每星期有一天中午可以放一些曲子,必须是用CD的形式给老师,而且是有人在旁边的那种手动播放。开始的几回,都是那些四五分钟的流行的曲子,一放就是一个中午。眼看着在初中的日子没有几天了,才开始喜欢古典的我急急忙忙刻了张盘,选了两三个曲目打算让老师放,曲目里只记得有帕格尼尼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李斯特“钟”的旋律)了。好事多磨,我刻完盘之后又是有考试,又是有放假,总之就是好几个星期中午都放不了曲子,小一个月以后,我才有机会激动地把刻录盘交给老师,我还记得还用小纸抄下了曲目,附在CD的塑料袋上以供老师参考。

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和同样喜欢古典的同学在中午没有着急拿盒饭,翘起耳朵听要播放的曲目时,才发现——声音太小了!

古典音乐大多是录音的,追求的是尽可能少的后期处理。与那些必须经过后期制作的的流行音乐相比,往往音量小很多,虽然现在有很多新的古典音乐录音已经做了一些增益处理,可是大部分上个世纪的录音往往声音都要小一个级别。

眼看着曲子已经播了一半了,看着音乐声在同学的吃饭声聊天声中越来越虚无缥缈,我立刻从二层的教室跑到一层的教务处,广播设施就在那里。进去之后,我发现老师正坐在那个CD机旁边,同时有个小的监听的喇叭也在播放着小提琴的旋律。我对老师说能不能把声音开大一些,老师说开大了教室里声音会很大,我匆忙解释到古典音乐的不同和教室里声音确实很小的事实,老师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放大了一些声音。

等我回到班里时,声音似乎是大了那么一些,可是依然还是很小,我感觉再跑到教务处也没啥意义,就在特小的声音中和同学一起靠着窗户听着,小提琴的独奏和间或乐队的齐奏,小小的声音似乎代表着小众的爱好——明明由一支管弦乐队演奏的曲子应该是大气的呀。最后,一共只放了两个曲子,好像第二个还是从中间掐掉的。我想是教务处的那个老师也听的不耐烦了吧?

其实同学也没有几个听过这个曲子的,而且从眼神中我也能明白其实没几个人对古典特别感兴趣,我很能理解——钢琴、小提琴嘛,好听是好听,就是听不出个道道来,那些旋律好像都是一个样子,哪像通俗的曲子,副歌一上就是朗朗上口的旋律呢?但我依然很激动,激动的是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能够分享了,虽然知道很多人也许根本没领情,不过想到也许有一个两个人会有所反应,也就有了不那么理性的激动,这种感觉应该和演讲啥的差不多吧?

随着中考的临近,在本校的忽悠下,整个年级多次一起来高中参观。我才知道高中的下课铃是每天变更,而且能够放的时间超长的。我至今还记得其中一次听到的曲目——海顿的小夜曲(Op. 3/5),当时我刚刚开始听古典音乐,虽然小夜曲的旋律简单,不过小品而已,但是能够在未来即将上学的地方听到古典的小众的曲目,而且是全校放,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

直到高二的晚些时候,我都没有想过学生能够决定学校放的这些曲子,我一直觉得这些都是音乐老师挑选的曲目,古典占了很多,偶尔能听到自己听过或者是自己会弹的曲子,那一天心情都会非常愉快,好像掌握了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一样——虽然周围的同学同样也不是喜欢古典的,但是我喜欢的东西竟然能够每个课后都作为铃声,而且是学校支持的,正大光明的放,也不用忍受小小的音量和老师的不理解,这一切已经非常幸福,有啥必要改呢?即使挑成都是我听过的曲子,别人听来也没啥区别嘛。

可是到了高一还是高二,是为了配合国庆还是红色文化呢?下课铃声竟然,竟然改成了那些恐怖的红歌!一到下课,中国特色的弦乐和中国特色的通俗和美声响亮的想起,老师如果想要下课后多说几句,只能声嘶力竭。那段日子真是不堪回首。 那个时候我才萌生了“也许可以试试问问老师改改曲目”的想法。然而后来又改回音乐的下课铃,这个也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一个多月以前,高二的同学把clannad的ost做成下课铃,我才知道原来下课铃真的可以改。又经历几周的ACG曲目,很快来到了高三的最后一个星期,我便在上个星期四的下午两点,把u盘颤抖着交给老师。

我之前就发现电子屏上显示的的字符个数是有限的,同时,日文的字符可能不会显示。直到把u盘给老师的时候,才知道她是把这些mp3文件传到校内网上的一个系统里,而乐曲名称和作者(演奏者)是老师手打的,这也解释了为啥之前日文曲子的假名没有出现,还有一些ACG曲子名比较乱了。有鉴于此,我把所有的曲子名称和艺术家名称都用英文替代,而且缩短了不少。(即使如此,这周还是有不少被打错了!)

下面就是正题了:

周一:WoO 80 26-27 gould

原曲:32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in C Minor, WoO 80: Variations XXVI & XXVII(c小调32段变奏曲,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变奏)

作曲:Ludwig van Beethoven(贝多芬)

演奏:Glenn Gould(古尔德)

专辑:32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

音乐老师竟然不知道WoO是作品号的一种,并将之打错,唏嘘啊。多数作曲家都采用拉丁文Opus编号,简写为Op. ,一般而言是由作曲家本人自己整理的。同时,一些作曲家为了便于被研究,有独特的编号,往往是整理这个作曲家作品的人的名称。比如李斯特的S(Humphrey Searle)、莫扎特的K(Köchel)、巴赫的BWV(Bach-Werke-Verzeichnis)、维瓦尔第的RV(Ryom-Verzeichnis)、德沃夏克的B(Jarmil Burghauser)等等。

但是,WoO却并不是属于贝多芬的独特编号,贝多芬也采用Op编号。WoO是德语“Werke ohne Opuszahl”的缩写,表示“没有作品号”,这些作品往往是在作曲家死后,被研究者发现的、未曾出版过、已遗失或者被销毁的作品等,没有被列入自己整理的作品号系统中,所以采用了WoO编号,比如贝多芬的WoO 59,致爱丽丝(Für Elise)就是贝多芬没有编号的作品,贝多芬的作品也是第一个在被研究时采用WoO编号的,WoO编号的大小和作曲家作曲的时间早晚没有太大关系。

再多说一些,WoO编号并不适用于那些没有给自己作品编号的人,比如马勒,他就没有作品号。这个编号也不适合于由别人整理作品号的作曲家,比如莫扎特等。还有一些特殊的编号,比如Op.posth(posthumous opus),指“遗作”,就是作曲家生前没有出版的曲子,再被出版时,出版商采用的编号,与WoO还是有区别的:“遗作”是指活着的时候还没有被出版,因此没有编号;“没有作品号”是指作曲家活着的时候就没有将之编号。肖邦有不少曲子都是遗作。

更有意思的是Anh编号(Anhang),往往是作曲家的曲子在被编号以后,发现并不是其作曲,而是其改编甚至是抄写的作品,称为“伪作”,比如巴赫最最有名的G大调小步舞曲(BWV Anh 114),还有我之前提到的,和他旋律类似的g小调的小步舞曲(BWV Anh 116)其实并不是巴赫作曲,而是一个叫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的德国作曲家所写,因此加上了Anh。再比如莫扎特C大调第三长笛四重奏(Flute Quartet In C, K Anh 171)也并不是莫扎特作曲,莫扎特在克歇尔编号系统中的伪作还有不少,比如有的是他爸的作曲,比如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K1:K.17 / K6: Anh.C11.02);有的是他誊抄的的交响曲,比如他儿时在英国誊抄了作曲家阿贝尔的曲子:F大调第三交响曲(K1: K.18 / K6: K.Anh.A51);还有C大调弥撒(K6: Anh.C.1.20),一个细节是,在K编号当中,Anh A是指莫扎特誊抄的作品,Anh C则是指曾经被误认为是莫扎特作曲的纯伪作。还有第六、第七、第八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存疑的莫扎特作曲。

说回这个32段变奏曲,因为之前听说过下课铃声必须在6分钟以内(以前曾经出现过肖邦降E大调辉煌的大圆舞曲,Waltz #1 In E Flat, Op. 18, “Grande Valse Brillante”放到一半的情况,太尴尬了!),所以在挑曲子的时候也算是比较痛苦的,一段奏鸣曲的一个乐章往往都是六七分钟左右;另外,出于不让听众烦躁的考虑,复调的音乐也没有被考虑在内,因此巴赫的很多曲子基本就可以说再见了,有大量乐器的交响乐和室内乐也不被考虑,最后只剩下钢琴为主、小提琴为辅的选择了。

一共五首曲子,我想做到ACG和古典对半分。古典的曲子又想覆盖更多的时期,更多种类的乐器,小提琴能放的只有巴赫的无伴奏、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还有帕格尼尼的随想曲,最后这些也都没有入选,我真的挑选了很长时间。最后的选择虽然不仅在数量上,在每首曲子的选择上也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的元素,但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ACG的曲子基本上是放给自己听的,放哪首都没太区别,别人听过固然好,你听过我没听过的就很没意思,可出于纪念的目的,还是要放,因此就选了我认为可能大众一些的曲子——其实后来我想了想,无论我放啥曲子基本都是只有我听过很多次让我感动的,根本不可能做到所有人满意嘛,在选曲的时候也就稍微随性了些。

这首曲子时间很短,只有32秒,应该是破了我三年听到的所有下课铃时间的记录。乍一听上去是砸琴,可是砸琴砸的有规则,不像李斯特还有更往后的拉赫玛尼诺夫的砸法,相对以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时期,又更有浪漫的色彩,关键词有“贝多芬”“浪漫”“砸琴”等。

周二:Nico pianeet

原曲:時報によるロマンス ト長調(时钟声的浪漫曲,G大调。这个是我自己翻译的)

演奏:ピアニート(Duke of Pianeet 钢琴公爵)

专辑:Singularity -シンギュラリティ

钢琴公爵是日本的一个音乐学院的在校生,以pianeet的名称发表了很多专业级的ACG编曲作品。这个专辑是他在年初的时候发售的,编曲充满了古典音乐的浪漫色彩,绝对不输给专业级的古典音乐演奏,触手猴等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演奏的情感处理上真的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我本来想选择这张CD的第一首偶像大师的苍鸟的(アイドルマスター『蒼い鳥』 (M@STER VERSION)ピアノ独奏版),编曲非常的给力。但是最后还是忍痛选择了niconico的网站报时曲,这个旋律曾经在nico流星群的开头出现过。我原以为这样可能会有更多受众,可是最后效果看来也不太理想,早知道如此,还是上苍鸟比较给力,只能在此附上视频以餮读者了。

这首曲子(或者说整张CD)兼顾了ACG与古典,真的是很对我的胃口,专业级的钢琴演奏也令人动容。

周三:K 570 – 3 uchida

原曲:Piano Sonata #17 In B Flat, K 570 – 3. Allegretto(莫扎特降B大调第十七钢琴奏鸣曲,小快板)

作曲: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扎特)

演奏:内田光子

专辑:Mozart: Complete Piano Sonatas

五首曲子里最具古典精神的曲子,回旋曲式,旋律充满了莫扎特的味道。内田光子的演奏又把莫扎特作品中不同于那些浪漫派钢琴的柔软的部分表现出来。

这首曲子完全的代表了我对古典音乐的爱好,毋庸赘言。

周四:Meirin youka

原曲:美鈴のためのトッカータ(为美铃所作的触技曲。这个也是我自己翻译的,不过的确有触技曲这种说法,是指有很难演奏技巧的键盘曲目)

作曲:ZUN

演奏:ようか

专辑:Reverie

如果说周二的ACG曲目还有些古典有些小众的话,这个曲目就完全是流行的、旋律通俗易懂又好听的钢琴了,这个曲子是由东方红魔乡中美铃的道中曲和BOSS曲,“上海紅茶館 ~ Chinese Tea”(上海红茶馆)和“明治十七年の上海アリス”(明治十七年的上海爱丽丝)共同编曲的,选择这个曲子是因为里面有两个在ACG众中脍炙人口的曲子——本来能放的曲子就那么少了嘛。

严格来说,这个曲子应该不是演奏的,而是由MIDI载音源而成的电子音乐,并不是人所弹奏的,这从这个曲子中极其不自然的颤音和全程速度节奏高度一致和稳定的演奏可以听出来。从这个角度,没有选择触手猴弹奏的初音的一些曲子也是比较遗憾的。不过相对V+,个人更偏爱东方啦。

这首曲子非常好听,非常的炫技,听起来非常的给力,同时编曲又充满诚意,比起触手猴那些单调无聊的左手伴奏来说要好不少。这五首里面,我最满意的就是这首,这是我第一个决定要放的曲子,也完全的代表了我对ACG的爱好。

周五:Ave Maria kajiura

原曲:Ave Maria(圣母颂)

作曲:Johann Sebastian Bach & Gounod (巴赫&古诺)

演奏:梶浦由记

专辑: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 Vol. 4: ORIGINAL SOUNDTRACK II

圣母颂的钢琴伴奏使用的是巴赫的平均律曲集第一册的C大调前奏曲,小提琴部分则由法国作曲家古诺完成。有意思的是,这首曲子是作为小圆的OST的一首被选入了,梶浦由记为小圆创作了非常有个人风格的曲目,也不失时机的使用了很多古典曲目,来表现小圆严肃又不失优雅的气氛。也是五首曲子中唯一有小提琴出现的。

希望这首曲子作为高三能够正式听到的最后一首下课铃声,能够使所有高三的朋友们沉静地、优雅而自信地以理想为指引向前探索吧。

总的来说,这星期的五首曲子,既有纯古典,也有纯ACG,既有ACG中的古典音乐,也有以古典音乐的形式表现的ACG乐曲。应该是对我个人在音乐喜好上的完美的概括吧。最后的下课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当然,也更希望高三的大家能够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